2025貴州烏當區選聘教師19人公告
為擴大公辦優質教育資源,加快推進區域教育事業發展,我區2025年秋季學期擬面向全區為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貴陽小學儲備師資,為烏當區第二實驗小學公開選聘教師。為選聘工作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選聘原則
(一)公平公正:公開條件、嚴格程序、全程監督;
(二)擇優錄用:注重師德、業務能力、教學實績;
(三)人崗相適:按需設崗、雙向選擇、優化配置。
二、選聘崗位
(一)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貴陽小學選聘師資儲備人員14名。
(二)烏當區第二實驗小學選聘教師5名。
本次選聘共19個名額,具體選聘學科崗位詳見《烏當區2025年公開選聘教師崗位表》(附件1)。
三、選聘范圍和條件
(一)選聘范圍
烏當區內符合資格條件的在編教師。
(二)報名條件
1.政治立場堅定、政治素質過硬,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2.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品行端正,實績突出;
3.需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二級教師及以上職稱、相應層次相應學科教師資格證書;
4.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周歲(計算時間截至2025年6月30日),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的人員、省市區(骨干教師)可適當放寬,原則上不超過40周歲;
5.近3年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等次;
6.具有公開選聘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任職經歷;
7.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
8.截至2025年6月30日,任教年限滿3年;
9.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報名參選:
1.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的;
2.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
3.涉嫌違紀違法正在接受專門機關審查調查尚未作出結論的;
4.受到誡勉、組織處理或者黨紀政務處分影響期未滿或者期滿影響選聘的;
5.有法律法規等規定不得聘用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
四、報名和資格審核
(一)報名
報名采取現場報名方式進行,每位參選人員只能申報一個崗位。報名人員填寫《烏當區公開選聘教師及師資儲備人員報名表》(附件2),對照選聘崗位資格條件,按照填報說明如實填寫有關信息,由編制所在單位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
報名時間:2025年5月22日—5月23日
報名地點:烏當區教育局7樓702室
報名所需資料:報名時需提供報名表一式三份;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件、畢業證、教師資格證、職稱證原件及復印件;近三年年度考核情況復印件。
(二)資格審核
由烏當區教育局對參選人員進行資格審核,資格審核合格人員名單在烏當教育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公示欄進行公布。
資格審核貫穿選聘工作全過程,任何環節發現不符合資格條件者,取消其進入下一環節的資格。
五、試教
(一)試教時間
試教時間初定6月初,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二)試教程序
試教采用無生授課的形式進行,成立現場評審專家組,每組設評委7人。評委組集中現場評分,總分100分,成績當場公布。具體細則見報名現場《試教須知》。
六、考察
考察根據崗位條件要求采取多種方式進行,主要考察進入考察范圍人員在思想政治表現、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業務能力和工作實績等方面情況,并對被考察對象是否符合規定的崗位資格條件、提供的相關信息材料是否真實準確等進行復審。選聘單位或教育主管部門實事求是,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被考察對象,并寫出書面考察意見。
七、公示與聘用
(一)公示
經考察合格的人員確定為擬聘用人選,名單在烏當教育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公示欄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
(二)聘用
擬聘用對象辦理聘用手續時,職稱及崗位按照上級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崗位聘用方案執行,如聘任崗位受影響由參選人員自行承擔,按報名表承諾降低崗位等級聘用。
1.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貴陽小學
公示結果無異議后根據學校實際教學工作安排,按學校規定如期進入試崗環節,試崗期為12個月。試崗期間,擬選聘對象編制及工資待遇保留在原單位。試崗結束后,按照規定辦理人事調動手續,簽訂聘用合同。
2.烏當區第二實驗小學
公示結果無異議后,根據學校實際教學工作安排上崗,按程序辦理人事調動手續。
八、工作要求及其他
1.選聘工作接受紀檢監察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監督,工作人員和參選人員要嚴格遵守有關規定和要求,如有違反或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將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2.參選人員報名參與選聘后,不得因為任何個人原因放棄選聘。未經允許放棄聘用的,5年之內不得參加區內選聘、調動。
3.因各種原因造成選聘崗位空缺的,可作順延遞補。
4.本方案解釋權屬烏當區教育局,未盡事宜由烏當區教育局研究確定。
咨詢電話:0851-86410212
監督電話:0851-86410029
附件2-烏當區2025年公開選聘教師報名登記表(請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
原標題:烏當區2025年公開選聘教師公告
文章來源:https://jyj.guiyang.gov.cn/newsite/xwzx/qxdt/202505/t20250521_87902994.html
(責任編輯:李明)